關於我們——圓融山僧團


 
 

 

 

 

 

 

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看似很多東西,但不見得有用。
古代禪師的「人要少,不在多;地方要小,不在大」,
多與大只是外表風光,少與小裡面才能蘊出精華;
不要隨「幻」起舞,要抱住「真」包容「幻」。
佛弟子切不可迷失。

圓融山僧團創辦人上天下機法師,五十一年依東山寺住持圓融法師披度出家,圓融法師獨具慧眼知天機法師將是佛門龍象,極力培養其弘法佈教。當圓融法師圓寂,民六十年由高徒天機法師以二十八歲之齡晉山屏東縣首區一指名剎東山禪寺住持,那時代可說全台最年青的住持,面對近百人之學生及常住僧法師,以無比毅力、智慧去推動,使龐大的寺務得以運轉。


民五十一年間天機法師與東山寺道友遊大津瀑布,見此處層巒聳翠、巨瀑飛白、溪流清澈,生歡喜心,爰發願於此山明水秀之勝地啟建道場以弘法利生。嗣因事務繁忙未克如願即日興建。迨民國六十五年始奠基興建,但因此時此地尚為未開發之窮僻地區,披荊斬棘,僅完成狹隘供佛處所,簡陋至極,無以容眾常住,直至七十三年擴建,費時五年,終於七十八年完成一醒世度眾潛心修行之聖地—寶蓮禪寺。

日後天機法師鑑於信眾絡繹不絕,為廣布佛法,慈濟度眾,更為感謝恩師當年栽培之恩,逐以【圓融】二字命名,而於海內外隨機應眾建分別院。

並立下【戒、忍、施、法、真】即:

1.戒:嚴持淨戒,自尊自愛。

2.忍:忍辱負重,處事平和。

3.施:慈悲喜捨,廣結善緣。

4.法:道心堅固,弘法利生。

5.真:虔誠恭敬,真心待人。

為圓融山眾佛子的信條、信念,至此,逐完成圓融山僧團。

「僧」,是三寶之一。「寶」,是世間稀奇難有,是至貴至尊至上的。所以想做一個至貴至尊的出家人,若對現時代「不認識」,往往在一生內做一半事就夭折了。世間上稱早死為夭折,僧青年理想沒有了,偏離出家應走之軌道,雖然也穿出家人的衣服,但算是夭折。因此想把出家這條路走好,走得有理想,就應該要認識「現時代」,如此才會知道僧青年何去何從,及如何去適應及創造時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當前的時代,第一個特色是知識繁雜、資訊發達,做一個出家人要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若對這繁雜的知識不去學習、追求,則很快地就會落在時代後面,做一個出家人落在時代後面,是十分危險,因此對世間上知識,無論怎樣的多與繁雜,我們都要清楚與了解才可。

但無論時代怎麼變,知識怎麼繁雜,這業報的世間總逃不開因果,還好有佛法為靠山、指路標,佛法永遠在前面指引我們。雖山上永遠是修行的好地方,但我們不可不知世界上的事情,尤其知識與資訊。所以身為一個現時代的僧青年,需有冒險及不怕辛苦的精神,冒險就是需勤快。尤其是我們固有的中華文化,如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相處之道,還有做人需注意的四維八德等等傳統美德,我們是有責任去把它發揚光大的。

在這樣的省思下,天機法師為使佛光普照,佛教能躍進歐美先進國家,不辭辛苦先後於美加兩洲買下小教堂開始弘法佈教,至以裨益更多的人。因現時代青年求法心日熾,小教堂不敷使用,乃買下羅蘭崗山一塊地,歷經十餘年的奮鬥,終於公聽會通過可建。

未來美國羅蘭崗「圓融禪寺」,除具唐朝建築風格大殿及大小講堂、禪堂外,並設有容納一百多人的中文學校,以教育海外遊子,以傳承優美的中華文化,涵養優質人生,培養優秀人才。無論在內修或外弘方面,將秉持以佛法啟發人性的慈悲、勇氣和智慧,積極地、快樂地生活。讓佛法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進而處事圓融,家庭幸福美滿。

爾來全球經濟蕭條,致使財力物力唯艱,各方面極匱乏,創辦人天機法師及圓融山僧團法師們,至今仍咬緊牙根奮力進行中,極力敬邀諸位善信大德帶著您的關懷、熱忱與承擔力,繼續護持三寶志業,踴躍護持圓融山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