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心
禪宗常言日常生活即是修行,生活即是道,道即是生活,而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心、悟這個心,轉染成淨,轉散亂為定。眾生是身心皆不安住,菩薩是身動心不動,大作夢中佛事,修建道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慈悲的佛陀說眾生本有佛性,但凡夫眾生喜歡向外攀緣,貪愛燈紅酒綠,追求感官的刺激。刺激一旦過去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片淒涼與空虛。環境的聲色犬馬與人類的七情六欲,瞬間交集出快樂與哀傷等正負面情緒;倘若不善調御,不做自己主人,那些傷痕負面情緒將日積月累而蘊釀瞋恨火苗,不去止息,結果就會很嚴重。快樂等正面情緒也需調溫,古德云『滿招損,謙益受』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讓可蒙受益處,不然是會樂極生悲。
所以,我們要懷有兩顆心度日,首先是一顆珍惜的心:以真誠、善良去擦拭內心,以無欲無求之無我水去清洗,以寬容、關懷情去熔化外頭的塵染污垢,最後以感恩、惜福、祥和拋光,這將是一顆晶瑩剔透、明察秋毫、寧靜無波,十分可貴的珍惜心。何況世間本是因緣生法,所以要好好珍惜當下因緣。
第二顆心即是捨棄的心,不要讓不好收藏到八識裡頭,一定要把不愉快從心底忘記,從記憶裡徹底消失,不要瞋恨不要報復,不要當垃圾桶,要當焚化爐,燒掉一切不必要的事。忘記傷痕是很難的,但難與不難僅在於有無正確的認知,因無情的世界有成、住、壞、空的變異,有情的世界有生、住、異、滅的現象,一切的種種都是隨因緣生又隨因緣滅,有了這樣無常性的認知就能較放得下、不執著,活的會比較快樂。因此,無論世出世間,能時時知足、感恩,自然不會有負面情緒,那麼前程將是一條光明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