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觀思想。中觀思想為龍樹菩薩(西元150年間)於印度以般若學為依據而著《中論》,以闡釋大乘佛學思想,成為中觀學派的創始人。龍樹菩薩「八不」立論的基礎,係依法界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之兩兩相對應關係(亦即分為四對: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開顯出中觀思想。
本論以漢譯無著的《順中論》之中觀哲學思想為探討範圍。《順中論》分為上下二卷。上卷內容的論述乃依緣起法則而立「八不」,依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作為立論的基礎。
首先對空有的解釋提出論述,認為一切法空,若著空,此空亦有。接下來釋論「戲論」意涵,對「戲論」的詮釋作出定義:若取有取非有或取非非有,諸法一切有取即言「戲論」。下卷主要申論二諦妙義。釋論「真俗」二諦兼論第一義諦空有、涅槃,涅槃亦空,諸法因緣和合,無一切相、亦無一切念念,之中道實相思想。
本論分為六個部分進行探討,依序為:前言;「戲論」釋義;《順中論》之「八不」釋義;「般若波羅蜜」;真俗二諦;結語。最後歸納出如以下幾點結論:
(1)中觀思想是以中道空義,破斥外道的執著與偏見。(2)破斥小乘聲聞偏執、取名相,誤悟「涅槃實有」的出世間思想。(3)以世間與涅槃是虛幻無實性,破所有存在的實體性。(4)立「八不」說諸法「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若取、若有、若著、若執空即墮「常、斷」之戲論。(5)世間諸法及涅槃,皆無自體性「空」,破斥「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之論調。
關鍵字: 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目錄
一、前言
二、 「戲論」釋義
(一)「戲論」的定義。(二)「戲論與非戲論」。
三、「八不」釋義
(一)「不生不滅」。(二)「不常不斷」。(三)「不一不異」。(四)「不來不去」。
四、般若波羅蜜
(一)真實般若波羅蜜。(二)相似般若波羅蜜。
五、真俗二諦
(一)二諦釋義。(二)依第一義諦論無自體性。(三)生滅常斷亦無自體性。
(四)一切法因緣和合亦假名「空」。
六、結語
圖1:研究流程
一、前言
《中論》是龍樹菩薩中觀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中國三論宗主要依據的論典。龍樹菩薩以「八不」作為立論的基礎,係依法界緣起「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之兩兩相對應關係(亦即分為四對:生滅、常斷、一異、來去)。
龍樹中觀思想的實質內涵是,以「俗諦」因緣果之關係而立論假有之存在,依「第一義諦」空相而論述一切法無自性,具緣說法、法亦空,皆為假名,依此「二諦」論述開展中觀思想。其目的在破斥一切有部之「一切法實有」之論點,以及破小乘法的「空觀」思想。
本篇論文之探討範圍以無著菩薩所釋《順中論》作為探討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順中論》為龍樹菩薩造,無著菩薩釋,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目前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冊,編號第1565經。
《順中論》亦稱《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本經分為上下二卷。上卷內容的論述乃依緣起法則而立「八不」,依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作為立論的基礎。主要在釋論中觀思想與「般若波羅蜜」的義理,以及對「戲論」名相的釋義。
上卷的論述首先對空有的解釋提出論述,認為一切法空,若著空,此空亦有。接著釋論「戲論」意涵,對「戲論」的詮釋作出定義:若取有、取非有、或取非非有,諸法一切有取即言「戲論」。
下卷主要申論二諦妙義。釋論「真俗」二諦兼論第一義諦空有、涅槃、涅槃亦空,諸法因緣和合,無一切相、亦無一切念之中道實相思想。
二、「戲論」釋義
(一) 「戲論」的定義
本論一開始便直入《中論》之核心思想,一語道破法界緣起性空,此空畢竟空。依般若空義故,諸法一切本無生。依法界緣起故,因具緣而生諸法,諸法無常剎那生滅是為空,若人著空,則空亦為物,此物亦有,亦斷滅,即不入中道,是謂之為「戲論」。
如《順中論》云:歸命一切智。不滅亦不生,不斷亦不常,不一不異義,不來亦不去,佛已說因緣,斷諸戲論法,故我稽首禮,說法師中勝。
何故稱是「戲論」?即因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亦不無因生,故為「無生」。若有生、他生、旁生、共生即是「戲論」。
(二) 「戲論與非戲論」
所謂「戲論」者,若一切法有取、有執、有得、有物、對立二邊、以及一切能說有說者、或若有色或無色、或有形相、無形相等等之一切有為法即稱「戲論」。
《順中論》言:
言戲論者:所謂取、著、有得、有物、二。及不實、取諸相等,是戲弄法,故名戲論。
「戲論」者諸法當體即空,一切法不可得、不可覺、不可證,若言諸法可得、可覺、可證即不相應於「八不」中道,不應中道亦是「戲論」。
如《順中論》言:
而於色體,貪取著已,或分別常,分別無常,色自體空,畢竟無物,何處有常,及有無常,如是等類,如色如是,至一切法,皆此因緣,成就戲論。然此因緣,亦是戲論。非唯因緣,如是戲論。乃至取佛,亦是戲論。
承接上文,於論中有對「戲論與不戲論」相,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如《順中論》論文中以「四句法」說明,在須菩提與世尊相互間的一問一答中,可以得到解釋。
如於論中須菩提向世尊請示四個問題說:「體」能覺「非體」嗎?「非體」能覺「體」嗎?「體」能覺「體」嗎?「非體」能覺「非體」嗎?世尊對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的。因為「體」「非體」「非非體」。因此、「體」不能覺「非體」、「非體」亦不能覺「體」、「體」不能覺「體」、「非體」亦不能覺「非體」。
如《順中論》云: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體能覺非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非體能覺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體能覺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非體能覺非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
接著須菩提又再向世尊請示說:一切法是否可得、可覺、可證?世尊對須菩提回答說: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覺,一切法不可證。如若一切法可得、可覺、可證,那就不與四句法相應了。
如《順中論》云:須菩提言:世尊,云何一切法不可得耶?不可覺耶?不可證耶?若體不覺非體、非體不覺體、體不覺體、非體不覺非體,此當無耶?佛言:有覺、有得,非此「四句法」。
由此可知「戲論與非戲論」是一相對應關係,若取有、取非有、或取非非有,諸法一切有取即言「戲論」,反之即是「非戲論」。
三、「八不」釋義
所謂「八不」者,即是「?生?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此「八不」係依「真俗」二諦相對應關係而論述,現分別說明之。
圖2:「八不」釋義:
圖2:「八不」釋義。
(一) 「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者,依第一義諦而宣?諸法無自體性,破諸法有「生、滅」相。法界體性空「依因具緣」而起諸法,一切法無緣不生,故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所以謂之為「不生」。既無諸法可受因緣生,何來有諸法可滅?故諸法本「不生亦不滅」。
(二) 「不常不斷」:
「不常不斷」者,依世俗諦而宣?緣起法,破「常、斷」之見。
倘若諸法因緣所生,必因緣所滅,是故有「生、滅」之相對應關係。因此諸法因緣生,因緣滅,此因緣所生之法「無常」。然此諸法雖有生滅相「無常」,但亦「非斷滅」,因具相續性,所以謂之「不常亦不斷」。
(三) 「不一不異」:
依第一義諦而宣說,諸法因緣和合當體無自性即空、即假名、是我「不一不異」破、「一、異」之論。諸法因緣和合,當體無自性空。過去世中有我,今世之中亦有我「不異」,但今世中之我,於過去世之事不可得,過去世中之我,不作今世中之我「不一」,因此過去與現在「不一亦不異」。
(四) 「不來不去」:
依二諦而宣說「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得,非實有「不來不去」破「有來、有去」。既然無有生與滅,亦無開始與結束,一切法本來存在,因緣具而生,因緣散而滅,一切法依緣而起,非實有不可得,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不互俱「不來亦不去」。
四、般若波羅蜜
所謂般若波羅蜜者,即一切法如如不動,無有增減,亦無「無有」法體自在,本空「無空」,亦無「本空」,此乃依於「第一義諦」諸法無自體性之空義。
如《順中論》云:如一切法自體性空,若其彼法自體空者,彼法無體,若無體者,是名般若波羅蜜。法界緣起依因緣所生法,眾生依緣起性空而證知「般若波羅蜜」,但若言空則空亦有,不空不有而入中道。
如《順中論》云:佛說言:所言空者,空自體空,所言色者,色自體空,若有少法而不空者,彼則有空,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何處當有空與不空。
若法有不空,空亦得言有,無有法不空,依何法說空。
如上文說明,諸法一切乃眾因具緣和合而起生滅相。諸法因緣體亦空,故諸法不可得,其體無自性本空、無生。故諸法非常亦非斷,諸法實相,亦空相。
如《中論》〈觀業品〉云:「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
是故一切業本來不生,若是無生那來有相可滅。若言有相可滅,因起心動念而能感知業相的生與滅。若無此心(不住相),則心滅即無一切相可滅。所以眾生業報亦如是,業報無有生,因無有自性,故無言生,亦無他相可滅。
「般若波羅蜜」者,亦可分為「真實般若波羅蜜」與「相似般若波羅蜜」,如來所說法,立論「法界緣起性空」依「真實、相似」而權宜假名以釋中道實相妙法。如圖3的說明:
圖3:般若波羅蜜釋義
(一) 真實般若波羅蜜
所謂真實般若波羅蜜,係依「第一義諦」論述,即合乎於八不中道的法則。即一切法若能知、能覺、能得、能見皆以「空」對治,此空即為「真空」。「真空」者即「無生」,即「無生」故不著諸空,若著了空,則此空亦為物。
如《順中論》云:一切見對治,如來說空是,不愛空不著,著空空亦物。--- 若是般若波羅蜜者,彼無少法可取可捨,若生若滅,若斷若常,若一義,若異義,若來若去,此是真實般若波羅蜜。
如文所示,一切能知、能見之諸法,即是有為法,剎那生滅,此之「有」乃是短暫的存在。若人能不著、不住相,不取見,即無一法可得。若無一法可得,即無生滅之相。若無生滅之相,則諸法無來無去。此謂之為「真實般若波羅蜜」。
(二) 相似般若波羅蜜
所謂相似般若波羅蜜者,依「俗」義諦而論述。若於學法當中能知一切法皆空、亦無常,乃至五蘊、四諦皆然。若能如此了知,仍然是在我知之範圍,因尚還有個「我」見在,未離出世間法,故稱「相似般若波羅蜜」,非是真實般若波羅蜜。
如《順中論》云:所謂入中論門:彼善男子、善女人言。我知色無常,乃至識無常苦無我等,以此因緣故,是相似般若波羅蜜。非是真實般若波羅蜜。
為何說「空」是「相似般若波羅蜜」,而不是「真實般若波羅蜜」?依緣起法而說一切法五蘊、四諦皆為體空,因無自性。此是依因緣權宜方便說,故非「真實般若波羅蜜」。
如《順中論》云:云何彼空亦相似耶?答曰:以取著故。於色取著,於空取著,若有取著,云何得是般若波羅蜜。此取著者,豈非是見,一切諸見,皆因如來說空故斷。
如來教導眾生,若有見,當以「空」對治之,若已證知我空,則需不住空、不著空,若取此空,則此空亦為有,即入常斷之見,與如來不相應。
如《順中論》如來對迦葉尊者的回答:如來已為迦葉,如是說言:一切諸見,見空得出,若人取空,於空生見,我不能救。
五、真俗二諦
承上文之論述,知如來所說法,立論「法界緣起性空」依「真、俗」二諦(第一義「諦」空與俗諦法)為立論基點。諸法因緣和合,分別依二諦假名而宣說法界實相。
如《順中論》云:如來說法時,依二諦而說,謂一是世諦,二第一義諦。
(一) 二諦釋義
二諦乃依「體、相」對應關係之權巧方便論述,實則一切法當無所依,不依「俗諦」,亦不依「真諦」第一義,因二諦即為「一相」,「一相」即「無相」,「無相」者,即一切法皆無自體性,法爾如是,其性本空,旦有言說或所依,即墮落生滅戲論。
如《順中論》云:所謂無相,無自體,如本性空,如此則是諦。---云何如來依二諦說,一切如來皆無所依,不依世諦,亦復不依第一義諦,如來說法,心無所依,何用多語。
所謂「真諦」者,即是出世間之真理。「俗諦」者,即是世間之真理。法界一切諸法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亦不無因生(四因不生),故本無生。既本無生,豈能有滅?是故諸法本「不生不滅」。
若「因」具「緣」而生法,則此法亦具生滅相,此生滅相乃假有之存在,故「不常」。法雖有生滅相,但因具相續性,故此法非斷滅空,故約曰:「不斷」。如圖4的說明:
圖4:法界緣起,諸法依緣所生
(二) 依第一義諦論無自體性
一切法無自體性,本無生故不滅,涅槃亦然。如《順中論》云:一切諸法,無始來滅,本性不生,無自體耶。--世尊:若有沙門,諸法本性寂滅相中,求涅槃體。我說彼人,名為外道。
所謂涅槃者,依第一義諦論,涅槃者亦為假名,無自性、空。故涅槃無「體」不生亦不滅,既無生滅相,就無「有、無、斷、常」之問題。
如《順中論》云:不寂靜不得,不斷亦不常,不滅亦不生,如是名涅槃。
於不生體中,則無滅可得,不滅則不生,皆不可成就。
(三) 生滅常斷亦無自體性
一切法不生不滅,此是依聖義諦論。因「生滅、常斷」亦為假名,亦無自體性、畢竟空。諸法無生,本來存在。於世俗諦中尚有變動生滅相,其體如如不動,若人有念念取其相,則此念此相亦是「物」為「有」,即墮「生滅、常斷」見。
《順中論》云:一切大乘修多羅中,皆說如是不滅等句。---此之滅名,於體上有,非無體有,如是生、如是斷、如是常、如是等,彼如是體,種種思量,皆不可成。
(四) 一切法因緣和合亦假名「空」
一切法因緣和合,此是依俗義諦論。若依第一義諦論法雖有,此有短暫存在於有限之時間、空間,故此有亦虛幻不實。相有變動,其體性如如不動,亦無生滅、無增減、更無來去。
《順中論》云:一切和合,皆無自體,以因緣故,一切和合,和合皆空,如是一切,體不成就。
一切體中空,何者終不終,終者是何終,非終非何終。
故知一切法不著不取,若人取有,即墮「常」見。,若取無,即墮「斷」見。
《順中論》云:何人不取生,彼人無物滅,彼不著有無,不取世界物。
若取有著常,無則墮斷見,是故黠慧者,不依止有無。
若諸法因緣生,則必因緣滅,此因緣生滅滅法為空。一切因緣和合者當體即空,此體亦無自性、空,空亦假名。若有念念、思量,則為相貌,則一切法即皆不相應於第一義諦。
《順中論》云:如佛說言:言因緣者,因緣則空。是故應捨因緣之義,不應攝受,如是思量,一義異義,二皆不成。
上述依第一義諦就體性而論諸法因緣起,因緣亦空。如世尊說: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無自體故。因此亦不著因緣空,一切法畢竟空,非常非斷、不一不異,不分別思量,如是與法相應。
五、結語
無著『順中論』之中觀思想主要在探求緣起法、二諦與體性之八不中道深義。本研究歸納出如以下幾點結語:
(1) 中觀思想是以中道空義,破斥外道的執著與偏見。
(2)『順中論』於文中多處引證『阿含經』,以破斥小乘聲聞偏執、取名相,誤悟「涅槃實有」的出世間思想。
(3) 於第一義諦般若空慧的基礎上,世間與涅槃是虛幻無實性的。因此,《中論》的中觀思想,係在論破所有存在的實體性。
(4) 龍樹以緣起立「八不」說諸法「不生不滅」,係依據聖義諦而廣說無為法,所謂無為即是涅槃寂滅,其體性亦空。此乃以「中道空義」論述「緣起實相」,來詮釋「中觀學派」的深奧教理。如《中論》〈觀如來品〉說:「一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因此一切諸法,若取、若有、若著、若執空即墮「常、斷」之戲論。
(5) 中觀學派立「八不」中道,論「世間諸法及涅槃」皆無自體性「空」大乘入世間的思想,以破斥根本上座部「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之論調。
參考文獻:
(一) 經典
1、《十二門論》,《大正藏》冊30,no.1568,龍樹,鳩摩羅什譯。
2、《入中論》,月稱著,法尊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3、《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
4、《大乘中觀釋論》,《大正藏》冊30,no.1567,龍樹造頌、安慧釋,惟淨等譯。
5、《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六。
6、《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25,no.1509,龍樹造頌。
7、《三論玄義》《中觀論疏》,《大藏經》卷四十二,吉藏釋。
8、《中阿含經》,《大正藏》冊1,no.26,瞿曇僧伽提婆譯。
9、《中論》,《大正藏》冊30,no.1564,龍樹造頌、青目釋,鳩摩羅什譯。
10、《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冊43,no.1830,唐?窺基。
11、《龍樹菩薩傳》,《大藏經》卷五十,姚秦•鳩摩羅什譯。
12、《般若燈論釋》,《大正藏》冊30,no.1566,龍樹造頌、清辨釋,波羅頗蜜多羅譯。
13、《順中論》,《大正藏》卷三十,無著釋。
14、《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no.99,求那跋陀羅譯。
15、《雜阿含經》,《十二門論.觀因緣第一》,《大正藏》卷三十。
16、《觀所緣緣論》,《大正藏》冊31,no.1624.,陳那著,玄奘譯。
(二) 期刊學報書
1、瓜生津隆真著,李世傑譯,〈中觀派的空〉,《中觀與空義》,台北:華宇,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2、印順,《中觀與空義》,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3、安井廣濟,《中觀思想?研究》,京都:法藏館,1979。
4、李志夫,〈一元論與中觀哲學之比較研究〉,《佛光學報》第9期(1984):71-103。
5、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八十六年初版。
6、宗喀巴大師,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一日,第二版第一印。
7、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8、藍吉富,〈漢譯本「中論」初探〉,華岡佛學學報第3期,頁79∼134。
9、釋如石,〈《入中論釋》「初品」譯注〉,《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7期(1994):41-71。
1 《順中論》,T30n1565_p0039c05(00)。
2 《順中論》,T30n1565_p0039c24(00)。
3 《順中論》,T30n1565_p0041a02(07)。
4 T30n1565_p0044a09(00)。
5 四句法就是:「體對非體」、「非體對體」、「體對體」、「非體對非體」等四對「體與非體」間之相對應關係。
6 《順中論》,T30n1565_p0044a22(00)。
7 T30n1565_p0044a27(01)。
8 《順中論》,T30n1565_p0040a24(01)。
9 《順中論》,T30n1565_p0040c05(03)。
10 《順中論》,T30n1565_p0040c08(00)。
11 《中論》〈觀業品〉,T30n1564_p0021b20(00)。
12 T30n1565_p0040b19(00)。
13 T30n1565_p0040a26(04)。
14 T30n1565_p0040b01(04)。
15 T30n1565_p0040b07(03)。
16 T30n1565_p0040b14(03)。
17 《順中論》,T30n1565_p0045a18(00)。
18 T30n1565_p0045b04(02)。
19 T30n1565_p0045b09(05)。
20 《中論》,T30n1564_p0002b06(00)。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21 T30n1565_p0046a13(01)。
22 T30n1565_p0046a20(00)。
23 T30n1565_p0046c11(00)。
24 T30n1565_p0046b09(02)。
25 T30n1565_p0046b21(00)。
26 T30n1565_p0047a08(00)。
27 T30n1565_p0047a20(00)。
28 T30n1565_p0047b05(00)。
29 T30n1565_p0049b19(01)。
30 T30n1565_p0049c02(05)。 |